“有爱有暖有希望,最美人间四月天”,我院徐敏老师主讲的在线课程《西方经济学的奇妙世界》是由长春师范大学与智慧树网联合打造的混合式共享课程,目前已经进入第四个学期运行。本学期第一次与全国学生的见面课于2018年4月3日吉林大学经信楼E205顺利完成,本次见面课主题为“中国为什么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学”。
² 见面课设计理念:
本次见面课采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以分组的形式,通过画概念图、讨论、提问的方式,为学生传递最客观、最走心、最有温度的经济学知识,探讨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学。

² 课程导入:
长春师范大学徐敏老师作为本次见面课的主讲人,以“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有没有必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学”为导入,引发学生们思考,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学习。
² 课程内容设计:
本次见面课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对比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学教育发展的历程,探讨式学习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学。
主要内容共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引导学生画概念图,学生讨论时并做相应指导,并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知识点。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积极性。学生与老师互动,课堂焕发活力。

概念图(学生作品)展示:

第二部分,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引出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简介,通过这个过程的揭示,发现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学教育经历了从苏联经济学主导到西方经济学主导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三部分,以不同时期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的理论影响为例说明经济学对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重要影响,同时结合两会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就中国目前的国际经济地位进行了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发展自己的经济学的现实基础、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学生讨论后两名学生进行了精彩发言。
在见面课的最后,徐敏老师逐一回答了其他学校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

² 主讲教师采访:
见面课结束之后,徐老师感慨颇深,她说:“这次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收获。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是一种趋势,可以有更多的受众。本节课采用画概念图、讨论及提问的形式,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同学们形成经济学的国家情怀,教师真正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² 下期预告:
2018年4月24日,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精彩不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