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12:50,在长春师范大学文科实验楼社工实验室,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第四次活动,主题为:急救医务社会工作。本次课程采用联合授课形式,由吉林省红十字会急救讲师、老年护理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主管护师刘桂敏老师和社工专业成婧副教授共同授课。旨在通过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急救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急救(CPR)技能实操能力,认识生命的价值,提升专业使命感与职业认同感。课程主要授课对象为2018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本次课程系政法学院教学改革系列举措中的有益尝试,是社会工作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中的线下教学环节。该课程采用“混合+翻转+实训”的教学模式,开发线上理论授课视频、题库资源,线下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利用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法和社区工作法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游戏和活动等形式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同时,还会邀请吉林省三甲医院、红十字会等医疗机构专家走进课程,进行实训教学等协同育人活动。
以本次课程为例,第八章急救社会工作的课程设置共分为两次课完成,共计180分钟。其中线上教学90分钟,包括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的急救医务社会工作的视频学习、课程PPT和笔记等线上资源自主学习,线上讨论答疑,以及自建题库随机选题考核等四个环节。线下教学90分钟,包括开课前课程文化团建活动、理论回顾,心肺复苏(CPR)实操与指导等四个环节。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更加便捷,专业信息素养提升;通过翻转课堂,学生的理论能力得以巩固提升,学习疑点、难点得以解决,学习重点得以解决强化;通过实训,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同理他人,不断提升助人自助,利他的专业价值,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