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

2024-10-10  点击:[]

理论课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为规范教学行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特制定标准。

一、师资队伍要求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专业教师应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总要求,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1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为课程第一责任人,对课程教学质量负主体责任。原则上由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者担任。教师须通过岗前培训、教学技能培训,学校试讲合格后,方可取得主讲教师资格。

2课程均须设置2人及以上的课程组,教研室负责课程组建设,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任务。

3新进教师须担任至少一门专业必修课的助教,负责辅助主讲教师日常教学和辅导答疑工作,并承担辅导课/习题课/讨论课的教学任务。

二、课程质量要求

面向产出的课程应聚焦学生的学习成效,课程须支撑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须与该课程支持的毕业要求相匹配。

1课程目标能够合理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

2)教学内容须针对课程目标设计,内容深度与广度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能够有效支持课程目标实现

3)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须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能够有效保证课程目标实现

4)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须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能够有效证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三、教学大纲要求

1教学大纲须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简介、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等内容

2)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须与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相匹配。课程目标须合理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即在广度(覆盖程度)和深度上(能力要求)与毕业要求相匹配;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须在广度(覆盖程度)和深度上(能力要求)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考核方式、内容和评分标准须在广度(覆盖程度)和深度上(能力要求)与课程目标相匹配

3)教学大纲须明确建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观测点的对应关系,体现对学生能力要求。

四、课前教学准备

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主要采取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备课形式,充分保证备课质量和效果。

1.了解学生

教师备课首先要充分了解授课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先修课程的知识学习情况,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包括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特点等。

2.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深入钻研课程性质、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教师要清楚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熟悉教材内容,包括知识结构、重点章节等;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广泛阅读参考资料,精选本学科的新技术、新成果等教学资料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保证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

3.教学设计

教师在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以保证课程目标达成,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发展。教师须根据每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

4.准备教学资料

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结果和各班学情,制订教学日历、撰写教案(讲稿)、制作PPT课件。同时,准备线上教学资料,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需求。

五、课堂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包括教师讲授,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是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核心。

1任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教师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组织好课堂教学实施,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严禁利用教学时间讲授与课程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话题。

2任课教师须在第一节课详细解读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观测点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清楚专业的毕业要求,知晓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对实现毕业要求的路径有所了解;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课程学习与实现毕业要求的关系,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3任课教师须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讲课内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知识容量密度适宜,深入浅出,基本理论阐述清楚,理论联系实际。

4课堂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逐渐转向以学为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5任课教师须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保证教学效果。正确掌握口头语言,语音清晰,使用标准普通话;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以激励的语言传达和沟通思想感情,以幽默的语言活跃和渲染教学气氛;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服饰得体、简洁大方、站立讲授、教态自然,善于运用表情、眼神和手势强化教学效果;积极应用书面语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板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书写准确、简洁明了、逻辑性强。

6任课教师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恰当使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加强学生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与交流。

7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须及时获得学生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教学质量。通过问卷调查或问询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意愿、教学满意度,让学生参照课程目标或毕业要求自查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力求教学相长。

8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鼓励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线上互动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新教育模式。

六、课后学习指导

任课教师在学生学习指导工作中负主体责任,应在学习指导工作中发挥主力作用,结合课程教学做好学习指导工作。课外须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方便地寻求帮助。

1专业必修课须设置小班化的辅导课/习题课/讨论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学习指导。

2课程须建立线上沟通渠道,方便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同时有选择性地建立课程的微信群、QQ群或钉钉群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很方便地寻求教师帮助。

七、过程性考核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平时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原则上,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比例不低于课程考核成绩的20%。过程性考核形式包括阶段性测验、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创作汇报、作品讲评等。鼓励教师通过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非标准答案考试命题,检查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如课程论文、设计作品、大作业、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文献查阅和研读等,均可作为考核内容。

过程性考核形式中必须包括阶段性测验。阶段性测验主要包括期中考试、单元测验或随堂测试,阶段性测验的成绩比例不低于过程性考核成绩的50%30学时及以下的课程,阶段性测验不少于2次;30学时以上的课程,阶段性测验不少于4次,考试课可设置期中考试。

八、形成性评价

课程须开展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帮扶,帮助学生达成课程目标。任课教师可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实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切实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获取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形成性评价过程须记录在案,以便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九、教学总结与反思

任课教师须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材质量及应用情况、教学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通过及时对教学经验、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申报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十、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须开展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并提交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目的是定量评价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帮助教师查找教学短板,持续改进课程质量。

十一、教学资料整理

教材选用须符合选优选新的要求,教学资料须及时整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课程评价依据合理性审查表须在开课前一周提交至学院审核、留存;课程结束后,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试卷分析、成绩单、考核原始记录样本等相关资料一并交至学院审核、留存。



政法学院

20247



关闭

教学管理
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学校办公室创e工作室 网络中心